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于1949年12月发出指示:
连环画不仅孩子看,大人也看;
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
你们要办一个出版连环画的出版社,
专门出版健康有益的连环画,
以挤掉那些宣扬封建迷信等有害的旧东西。
由此开创了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我国连环画创作出版的辉煌时期。
这些新中国成立后所诞生的美育精品,有着经典的故事和优美的画风。
它可以让人在好奇心驱使下快速看完一遍,
也可以让人慢慢欣赏好多遍,回味无穷。
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年代,
这些精心绘制的小人书,
陪伴我们度过了多少美好时刻,让人记忆深刻。
这些让人可以“神游天地”的“绘者”们,
如同那个时代一样——低调而细致。
提起新中国最富艺术创造力的连环画、工笔人物画,
谁也绕不开王叔晖这个名字,
她被人誉为“当代工笔仕女画第一人”。
她的作品,你肯定看过——
《西厢记》《木兰从军》《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生死牌》......
有学者说,先生用的最多的线描手法,是被称之为“吴带当风”的兰叶描,
她的作品“戏味”较浓,看她的画,就像在欣赏一出戏,
那一出出用尽心思和功力的戏,如此迷人,经久不衰。

王叔晖(1912-1985)
周恩来总理手书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七个大字的横匾,这里更早时曾是北平国立艺专的旧址,二楼便是创作组办公室
“这里条件简陋,昨晚暖气泵坏了,今天连暖气都没有。但这是王叔晖先生工作了一生的地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所有老画家、老编辑最为留恋的地方,也是新中国连环画的诞生之地,新中国美术出版事业开始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开会纪念王叔晖先生。”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的汪家明作了这样的开场白。
2011年3月起担任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的林阳,在其著作《北总布胡同32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老艺术家们》一书中提到“我认为,从共和国成立到‘文革’结束,中国的绘画除了社会主旋律题材的创作,除了个别如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师的创作,最精彩的就要数连环画创作。”他将王叔晖誉为“当代工笔仕女画第一人”。
王叔晖在办公室创作中
新中国连环画的发展,王叔晖是一个里程碑。她是中国传统连环画艺术的传承者,又是新时代连环画的开拓者,是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出版的辉煌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期间是她一生创作的高峰期,她的连环画代表作都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北平解放那年,王叔晖通过考试,进入出版总署工作,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为小学课本画插图、地图。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急需创作健康的连环画作品。1949年,她创作了连环画《木兰从军》和《孟姜女》。1951年9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宣告成立,她调入出版社,任连环画册编辑室创作组组长。当时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多位杰出的中国画人物画家,是北方的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的创作中心,与连环画的发源地、连环画创作重镇上海遥相呼应。
1954年,由华君武签名下发的工作证内页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婚姻法公布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把创作《西厢记》连环画的任务交给了王叔晖。选择这一题材当然有配合宣传的意思,但当时大概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一年后问世的这部连环画,竟成了载入新中国美术史的佳作。
中国美术馆所收藏的连环画《西厢记》内页原稿
▲2021西泠秋拍 名家漫画插图专场
王叔晖(1912-1985)《桑园会》连环画原稿六十九帧(全)
纸本 水墨线描
1956年作
出版:1.《桑园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2.《桑园会》,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著录:《连环画家与作品》P19,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
说明:1.本拍品附出版三份。
2.《桑园会》又名《秋胡戏妻》,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发生在鲁国的故事,自古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汉朝刘向的《列女传》上就有记载,还有汉朝的乐府所搜集的有名的叙事诗《陌上桑》。到元朝,石君宝把这个故事编成杂剧,叫《鲁大夫秋胡戏妻》。故事主要歌颂了古代劳动妇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王叔晖先生最擅长表现具有中国古典气质的女性。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既具有美丽的善良的特点,同时又赋于忠贞刚烈的个性。先生的连环画手稿也因其传世量稀见,故一露面既为资深藏家所追捧。其手绘亲笔连环画画稿,博物馆仅见残页十幅。
17×23cm×69
出版物封面
王叔晖认为:“别瞧连环画这个东西小,要打算把它画好,并不容易。它不仅仅表现在画面上,那画面以外的辛苦就多了。打个比方吧,演员只管演戏,不必管服装道具,舞台布景,那些事各有专人负责,而连环画呢?画家除了脚本之外,一个人都得管,连导演的事情都得担起来。”据悉,从起意创作到最终付梓,这套艺术精品《桑园会》共用时一年多。
“线描的造型,首先来自对物象组织结构的深入观察和抽象,用笔的正侧顺立,提按转折,轻重徐缓,是随感情而起伏的。它是画家感情经阅下的震波。”少时学画时,京城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孙诵昭就曾特意告诫她:想画好画,须先练好字,多写斗方大字,腕力练到家,勾线才会流畅自如。所以先生虽然是看着瘦弱的一女子,但手腕有力,下笔稳健。
连续的故事情节,画家选取近景和远景进行描绘,不仅丰富了视觉感受,也将夫妻矛盾化解,得到乡亲们的围观和祝福这一故事情节所引起的观众共情点推向高潮
王叔晖画出了“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的东方女性美,那是充满了人格力量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王叔晖以女儿之身,深刻体验了中国妇女的深重苦难和神圣悲愤,经过自己感情世界的热烈燃烧和提炼,冷却成一种思想,一种情怀,一种品质,而超凡入圣。
王先生一扫明清以来的颓废画风,开一代新气象,将清朝之后所形成的固化的仕女形象进行逐步改变,贴近生活,典雅、端庄、健康。王叔晖学古不泥古,用她的话讲就是:“绕开道,走自己的路”。“但是,我的作(画方)法,还需要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观察,寻找那些接近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形象。”
王叔晖先生端详自己的画作
王叔晖是一位很有代表性的工笔重彩女画家,其作品技法娴熟,线条流畅传神,色彩明丽,极具魅力,前无古人。而且她创作每一幅作品都十分用心,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王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可大都贡献给了国家,流入市场的很少,且其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以,从长远看,王叔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开头几张画稿上可见画家自己写的修改意见,体现出先生对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
为红花之绿叶,为绿叶之红花,洁来洁去岂常人乎?
12月26日 B厅
15:30 艺冠神驰·名家漫画插图专场
敬请期待
- 预 展 -
12月23日至12月25日
- 拍 卖 -
12月25日至12月27日
- 展拍地点 -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浙江省杭州市解放东路2号)
- 联系电话 -
0571-87896778 / 87812580
www.xlysauc.com